新2网址新2备用网管理手机版:
近年来,各地职业院校为落地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落实课程思政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相互融合,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成功举办历届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赛出高风格,赛出真水平,赛出基本功,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教材选用程序说明等文档资料,以及课堂教学实录和课堂教学片段等视频资料。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 ~ 4 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获奖作品《智慧旅游景区接待服务三部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为探索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报告撰写及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PART/1
教学整体情况介绍
作品简介
参赛作品选自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作品名称为《蓬门今始为君开 —— 智慧旅游景区接待服务三部曲》。教学单元选自于课程中最能体现景区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岗位要求的景区服务模块,该模块承上启下,紧密连接整个课程知识体系。以智慧旅游景区接待服务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助力学生考取“‘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政策指引,以传播中华文化,倡导文明旅游,树立职业自信为设计元素,借助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3D 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电子门票系统等实训设备,将景区服务与管理工作贯穿整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主体,凸显“知流程、巧方案、练技能、学素养”的学习过程,彰显“学习成果可评可测、知识拓展敢闯敢创”的教学成果。
教学内容
景区是旅游新2网址新2备用网管理手机版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激励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目的和因素。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依附于景区而存在。景区接待服务是景区服务的关键,是景区形象的直接体现。做好景区接待服务工作有利于塑造景区良好形象,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景区收入;有利于景区其他部门及时掌握游客动态,进行服务准备和管理预判。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专业岗位要求,将本课程设计为 3 个模块,11 个项目。本教学单元 16 个学时内容选自模块 2,共包含 3 个项目。项目分别是景区入门接待服务;景区解说服务;景区投诉处理服务。项目设计基于真实工作场景,展现景区服务的核心技能点,对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岗位要求选定教学重点,依据学情预判教学难点。景区票务服务部分的重难点为网络订票后台操作,快速解决网络订票的常见问题;景区导入部分重点是不同情况下景区导入队形设计,难点是智慧旅游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景区验票服务部分的重点是验票工作流程的掌握,难点是验票对客服务。
教材选取国家规划教材并辅以多种参考教材,授课方式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授课地点为智慧旅游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准备主要包括教学资源与软件,其中包括供学生课前线上自学的平台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方法,例如,智慧职教国家资源库、中国大学 MOOC 等;还包括校内教学设备,例如,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3D 虚拟仿真教学软件、智慧电子门票系统、智能闸机、自助售票机、POS验票机等;还有一些教学方法辅助课堂互动,例如,问卷星、Kahoot 游戏、景区公众号等。
目标分析
1.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在前导课程学习当中,对旅游景区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景区服务礼仪、服务流程、操作规范、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知之甚少;在上一教学单元旅游景区概述中已了解了景区的基本概念、分类体系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了解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认知能力:学生对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具备基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但在职业素养、服务礼仪方面需要加强,在职业技能方面需要提高,在服务沟通技巧方面需要提升,在应急问题处理方面需要锻炼;对于智慧旅游景区的设备设施不熟悉,欠缺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不足。
学习特点: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快,学习热情较高;动手能力强,擅长实操;喜欢情景模拟、协作探究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2.三维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凰茉煅晌视χ腔勐糜尉扒⒄剐枰囊幌叻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
知识目标:掌握景区接待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能力目标:具备现代化智慧旅游景区服务基本技能;能够针对不同团型提供个性化解说服务;能够恰当合理地处理游客投诉。
PART/2
教学策略
如图所示,课前教师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发布任务,学生通过平台自主学习,完成任务,提出疑点;教师整理问题并进行反。笆钡髡萄Р呗,完善教学准备;课中教师采用景区真实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抢答、问卷调查、游戏答题、头脑风暴等多种互动环节增强课堂活跃度;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完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点;通过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电子门票系统、3D 虚仿教学软件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学生通过分组实践、小组汇报、风采展示等形式展现学习成果;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小组间互评、企业专家点评等方式对教学做评估;课后通过师生合同制开展拓展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拓展任务和研究方向,教师加强引导,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团队辅助引导的模式组织教学。教师团队成员包括课程主讲教师、实习实训教师以及景区导师、优秀毕业生导师等多元团队,围绕“智旅融合”教学重心,以旅游景区接待真实工作过程为任务,以工作标准和程序为学习内容,以景区不同情境问题为载体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全程融合职业素养培养。
PART/3
教学过程
实施过程
教学设计采用六阶上行,即:学情分析—制定三标—策略选择—知识转化—能力达成—学以致用,教学实施过程分为 9 个步骤,课前(发布学习资源 — 学习诊断 — 教学策略调整),课中(任务驱动 — 知识解析 — 学生分组 — 任务实施 — 考核评价),课后(拓展任务)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特色创新
1.中华文化培素养——榜样力量展自信
选用杜甫《客至》一诗当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句作为整个教学单元的主题。旨在培养学生以景区为家,竭诚为游客服务的服务理念;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功底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以全国导游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和往届优秀毕业生为榜样,提升学生职业自豪感,树立职业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锻炼学生技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国家政策指方向——性格测评定分组
本课程教学单元依照国家政策指引方向进行教学设计,助力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书。利用 AISuper 超级人才大数据智能平台,对班级学生进行性格测试,了解他们创新力、开放力、思考力和支持力的水平,决定其接受分组任务时的工作优势。各小组成员搭配科学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有利于后期课程教学中小组协作探究、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思维导图学理论——实训重器练技能
学生学习知识后,教师协助学生将各单元知识点用思维导图形式表现出来,使知识吸收率和记忆牢靠度数倍于传统教学法,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采用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培养学生数据整合分析能力;利用电子门票系统使学生足不出户进行实训操作;利用 3D 虚仿教学软件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解说服务训练,无缝对接用人单位岗位要求。
4.校企双导评能力——课后拓展签合同
在拓展任务中开展师生教学合同制,注重学生个人兴趣与学习特点,拓展了学习空间和时间,因材施教,切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自我评价能力和创新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单位、行业专家和往届优秀毕业生定期指导,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教师也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更实际、更符合用人预期的教案。
考核与评价
为突出教学评价的反馈调节作用,课程团队设置了过程、增值和结果评价三个环节,最终形成综合评价。评价范围全程化、评价方式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将评价标准归纳为“自学任务完成、课堂新2网址新2备用网管理手机版参与、知识测试、技能考核、回顾拓展”五个维度。针对不同教学任务,学习结果考核与靶向教学目标相对应,探索学生个体增值评价。教师先期进行诊断和评价,正视学生不同的发展起点,同时追踪学生在学习全段各项数据的变化,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更全面、系统、理性、客观地判断学生真实发展态势,促进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提升。
PART/4
教学效果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根据实训大纲和任务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提供符合实际,紧跟时代脉搏的真实工作任务,围绕任务点进行教学设计。依托智慧旅游实训室和模拟导游实训室丰富课堂新2网址新2备用网管理手机版,激发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协作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实操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对比旅游管理专业两个年级同门课程学生出勤率、课前章节学习完成率、课前章节测验成绩、课堂新2网址新2备用网管理手机版参与度、学习成绩、学生导游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等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好坚实基础。
PART/5
结语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为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考验着一届又一届的教师团队,我们用信息技术推动着教育教学改革,将信息化教学方法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获得知识最大化,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效果最佳化,最终期待教有所思、研而有进、说则能达。期待一批批“大国良师 ”脱颖而出,守教育初心、担筑梦使命。
来源:《山西青年》期刊2024年4月下。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